可钉网 - 发现张家界更多乐趣
首 页 | 资讯 | 景点 | 美食 | 特产 | 便民 | 投稿
当前位置:网站首页 > 张家界特产 > 正文

湘西古丈茗茶:古丈毛尖

花二刀 花二刀 ⋅ 2022-11-16 12:15:30

湘西古丈茗茶:古丈毛尖


古丈毛尖,属绿茶类,古今名茶,因地得名,产于湖南武陵山区古丈县,选用适制的茶树品种的幼嫩芽叶,经精细加工制作而成,具有紧直多毫、色泽翠绿、嫩香高悦、滋味醇爽回甘、耐冲泡等特点,具有独特的口感和芳香,被誉为“绿茶中的珍品”。独特的生长环境和独特的加工工艺,造就了古丈毛尖的独特品质。

古丈毛尖的加工工艺分为摊青、杀青、初揉、炒二青、复揉、炒三青、做条、提毫收锅等八道工序。

2007年,古丈毛尖成功申报为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。同年,湖南省技术质量监督局发布了“古丈毛尖茶地方标准”(省标准)以及“原产地认证”、QS认证等。2011年5月,“古丈毛尖”获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认定为“中国驰名商标”。


生长环境:

古丈毛尖生长于独特的自然环境。古丈县属中亚热带山地型季风湿润气候,年平均气温16℃左右,温和湿润,热量充足,雨水集中,四季分明,夏无酷暑,冬少严寒。气候的地域分布不匀,小地形气候复杂,垂直变化大,山地逆温效应明显,具有山地森林小气候的特点。土壤腐殖质及土层厚度微域分布明显,土壤质地多为壤土或砂壤土。其中含氮量大于1%的面积占83%。全磷含量在0.5%-0.2%之间,全钾含量平均为2.2%,硒含量极为丰富,明显高于其他地区。特定自然生态条件下,相对丰富的土壤养分,尤其是茶园土壤母质多为紫色板页岩,含磷量高,极宜茶树生长,为古丈毛尖名优茶生产奠定了良好的基础。


古丈毛尖具有以下品质特色:

第一是独特的外形风格,古丈毛尖不仅条索紧细圆直,而且油润有光泽、显毫。除极个别同类茶具有相近的条索外,油润感、显毫程度均不可及

第二是色、香、味俱佳,耐冲泡。不仅干茶色润、汤色明亮,而且香高持久、滋味醇厚回甘,冲3-4泡后茶味仍浓。 

古丈毛尖的感官特色是:条索紧细圆直,锋苗挺秀,香气高悦,滋味甘醇,叶底嫩匀,回味悠长,尤耐冲泡。


加工工序:

古丈毛尖的加工要经过三炒两揉及做条、提毫、收锅过程。加工古丈毛尖揉捻要重一些,炒的时间多一些,特别是做条、提毫、收锅要辅助手工制作,工序十分精细,要做到先理条,再拉条,后搓条。理、拉、搓反复进行,且边翻边理,揉搓时掌力要轻而均衡。

杀青

首光要用粗砂岩或青砖将一沙蜗擦磨光滑,烫锅上油(一般上茶油),洗刷干净。所用杀锅口径78厘米、深度24.5厘术,安装锅口平面倾角15°杀青温度掌握180°左右,以鲜叶下锅有“僻拍”响声为宜。每锅投叶以2一3斤为适量。


炒二青

杀青叶经揉捻摊凉,须尽快炒二青,古丈俗称“转锅”。目的是进一步破坏残余酶的活性,巩固本色,继续散失一部分水分,为做条打好基础。炒二青的锅温控制在120°左右,如锅温低,易结锅巴,白毫脱落,毛尖无毛,可能产生红梗红叶,如锅温太高,会造成芽尖焦枯断裂,毛尖无尖,产生焦黄粉末,影响成茶净度。另外,还有“杀青焦边转锅焦尖”的现象,说明炒二青与杀青一样,涡温高低对毛尖品质有很大影响,必须严格掌握。


做条

做条的时机

必须掌握做条的时机,就是将茶坯投入600C-70℃的锅温内,轻轻翻动,待茶坯受热回润,即可两手合抱茶坯轻揉,用力不宜过重;随后,取出放入蔑盘中结合解块来回滚揉,待茶坯水份散失,芽叶之间开始不相粘连时,正是做条的关键时机。如茶坯较千就无法揉捻成条,致使茶条松散,相反如果过早重揉做条,毫毛会被大量溢出的茶汁粘附在叶的表面,白毫不露,茶条带黑,因此必须认真掌握好做条的适当时机。

操作方法

必须掌握好操作方法:在做条过程中,为了避免出现“钓鱼勾”,应尽量不采取旋转揉动的方法,如果在蔑盘中揉条,必须来回滚揉,如果在手中做条,必须前后搓揉(切忌在热锅中直接贴锅壁揉条)。具体操作方法是:双手握茶坯合抱于手掌之中,十指微张,以一手向前一手向后的往返动作,着力于手掌与手指之间,用力轻重相同,使茶条在掌中来回转动,不断从手掌上下及虎口边挤出,坠落锅中,伸直成条,当满锅茶坯搓揉一遍后,再按循环的动作重复搓揉。当茶条含水量至150C-20℃时,条索呈现紧直圆细,色泽润绿,白毫初露的状态,即为适度,出锅薄摊,待茶坯芽尖叶身的水份重新分布均匀以后,再行复干收锅。 


收锅

收锅不仅使白毫进一步显露、.茶叶千燥便于贮藏,而且对于巩固做条工序中所形成的良好外形也是重要的一环。往往在实践中有这样的情况:茶坯通过做条后已形成美观的外形,一经复干,原已具有的紧直圆细的外形不复存在了。主要原因,在于没有掌握收锅方法中的个别技巧。其主要点就是:当茶条达八成干时,切忌五爪(指)抓茶翻拌,只能运用掌力灵活翻拌,这样复干后的茶叶,能巩固做条过程中所形成的良好外形,使茶条挺直不匀,达到紧直圆细的品质要求。


价值功能:


主要成分

古丈毛尖含有丰富的蛋白质、氨基酸、生物碱、茶多酚、糖尖、有机酸以及水溶性矿物质。理化特性有:水分≤6.8%,总灰分≤5.5%,水浸出物≥35.2%,粗纤维≤13.5%。


保健功能

具有生津解渴、清心明目、提神醒脑、去腻消食、抑制动脉粥样硬化以及防癌、防治坏血病和护御放射性元素等多种功能。

具有医疗功效。常喝毛尖茶,能降低血压。茶叶内含的咖啡碱和儿茶素能促使人体血管壁松弛,并能增血管有效直径,使血管壁保持一定弹性,消除脉管痉挛。毛尖茶中的一氨基丁酸对松弛血管壁的效应更显著;喝茶能降低血液中胆固醇含量。茶叶中的儿茶素类物质,对人体总胆固醇、游离胆固醇总类脂和甘油三酸脂含量均有明显的降低作用。常饮茶的人血液中胆固醇含量比不饮茶的人要低三分之一左右。

古丈毛尖茶叶中具有嘌呤碱、腺嘌呤等到生物碱,核甘酸类物中的ATP、GTP等化合物对脂类物质的代谢起着重要作用,使其分解转化成可溶性吸收物质,从而达到消脂作用。古丈毛尖茶叶具有净化人体消化器官的作用。茶叶中的黄烷醇可使人体消化道松弛,同时还对胃、肾、肝脏履行特殊的净化作用,不但有助于脂肪等物质的消化,而且还能预防消化器官疾病的发生。


冲泡方法:

宽壶留茶根闷泡法

对于品质较好的古丈毛尖采取“宽壶留根闷泡法”。“留根”就是经“洗茶”后从始至终将泡开的茶汤留在茶壶里一部分,不把茶汤倒干。一般采取“留四出六”或“留半出半”。每次出茶后再以开水添满茶壶,直到最后茶味变淡。 “闷泡”是指时间相对较长,节奏讲究一个“慢”字。“留根”和“闷泡”道出了湖南古丈毛尖的茶性。采取留根和闷泡,既能调节从始至终的茶汤滋味,又为古丈毛尖的滋味形成留下充分的时间和余地,达到"茶熟香温"的最佳境界。


中壶“功夫茶”泡法

就是现冲现饮,每次倒干,不留茶根。茶壶的容积因饮茶者的数量而定。用此方法也能冲泡好湖南古丈毛尖。如对部分比较新的古丈毛尖或有轻异味的茶,使用中型壶现冲现饮,头几泡除去新异味,提高后几泡的纯度。对于部分重发酵茶,采取快冲倒干法便于避免茶汤发黑。对于苦涩味较重的茶叶,中壶快冲能减轻苦涩味。对于一部分采用机械揉捻制作晒青的古丈毛尖品,因茶味浸出较快,冲泡时也以此法为宜。


盖碗杯冲泡法

此法有利于提高冲泡温度,提高茶叶的香气,比较适宜于冲泡粗老古丈毛尖。但对于一些细嫩茶,要求冲泡者要手艺娴熟,否则会出现"水闷气"或烫熟茶叶的现象。盖碗冲泡一定程度上减少了器皿对茶汤醇度的有利影响。


品饮技巧

投茶量

投茶量,冲泡古丈毛尖时,投茶量的大小与饮茶习惯、冲泡方法、茶叶的个性有着密切的关系。

泡茶水温

水温的掌握,对茶性的展现有着重要的作用。高温有利于发散香味,有利于茶味的快速浸出。但高温也容易冲出苦涩味,容易烫伤一部分高档茶。确定水温的高低,一定要因茶而异。

冲泡时间

冲泡时间长短的控制,目的是为了让茶叶的香气、滋味展现充分准确。

洗茶

对于古丈毛尖,“洗茶”这一过程必不可少。这是因为,大多数古丈毛尖都是隔年甚至数年后饮用的,储藏越久,越容易沉积脱落的茶粉和尘埃,通过“洗茶”达到“涤尘润茶”的目的。对于品质比较好的古丈毛尖,“洗茶”时注意掌握节奏,杜绝多次“洗茶”或高温长时间“洗茶”,减少茶味流失。


选购方法:

1.用双手捧起一把古丈毛尖茶叶,放于鼻端,用力深深吸一下茶叶的香气。一是看是否具有熟板栗的香气;二是辨别香气的高低;三是嗅闻香气的纯正程度,凡香气高、气味正的必然是优质茶。

2.用手抓一把古丈毛尖茶叶平摊于白纸上,看一下干茶的色泽、嫩度、条索、粗细。凡色泽匀整、嫩度高,条索紧实,粗细一致,碎末茶少的是上乘茶叶。


储存方法:

古丈毛尖的储存一定要做到干燥,洁净,避光,低温,少氧。传统的储存方法是采用生石灰或活性炭密闭保存。也可以放入冰箱冷冻或者冷藏。


花二刀

花二刀

是 夢中的一生 处在不敢谈梦想的年纪 却仍试图给循规蹈矩的生活点燃一束光

精彩新闻